185公分的徐杰都能在CBA站稳脚跟178炒股配资,226公分的徐昕却连一场和NBA球队过招的机会都拿不到? 广州男篮刚刚公布的NBA季前赛美洲行名单里,没有徐昕的名字。 这事儿一出,球迷圈直接炸了锅。 不是说好要和马刺、森林狼这些顶级球队真刀真枪干几场吗? 怎么关键时候把个子最高的那个给落下了?
这可不是普通的热身赛。 NBA季前赛美洲行,意味着能近距离感受NBA级别的对抗节奏、战术执行和体能强度。
广州男篮这次受邀,是近年来国内球队少有的国际曝光机会,名单一公布,各大体育平台的讨论区瞬间被刷屏。
徐昕是谁? 广东宏远青训体系里最被看好的“巨人”。 2003年出生,身高2米26,臂展夸张,移动能力在同体型球员里算灵活的。 当年被称作“小姚明”,不少球探认为他有潜力冲击NBA选秀。 可这几年,他的成长速度远没达到预期。 在广东队打不上主力,去年被租借到广州男篮,本以为能迎来爆发,结果出场时间依然不稳定。
展开剩余84%更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他和杜锋那场“公开争吵”。 去年CBA季后赛期间,一次暂停中,杜锋对徐昕防守站位不满,当场怒吼,徐昕低头不语,但赛后有视频流出,他回了句“我又不是不努力”。 这事被媒体放大,成了“新老代际冲突”的典型话题。 从那以后,他在广东队的位置就变得微妙。
租借到广州,本该是重新开始。 郭士强执教广州后,主打年轻化,按理说徐昕这种潜力中锋正是建队核心。 可现实是,他场均上场时间只有15分钟出头,数据停留在4分3篮板。 对比之下,同龄的余嘉豪在浙江已经能扛起内线大旗,场均接近10 8。
这次美洲行,广州队将先后对阵圣安东尼奥马刺和明尼苏达森林狼。 这两支队,一个以体系严谨著称,一个拥有戈贝尔这样的顶级护框中锋。 对徐昕来说,哪怕只是坐在场下看训练、听战术讲解,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。 可名单一出,他不在其中。
据知名篮球记者“球圈赵探长”透露,徐昕并非被球队淘汰,而是主动请假。 原因直指全运会。 2025年全运会将在广东举办,作为东道主,广东省体育局对各项目金牌任务下达了硬指标。 杜锋目前兼任广东青年队总教练,负责U22男篮的备战工作,目标明确:必须夺冠。
在这种背景下,徐昕的身份变得特殊。 他虽租借在外,但注册关系仍在广东宏远,全运会代表广东出战是板上钉钉的事。 杜锋亲自协调,要求所有适龄球员提前进入封闭集训,杜绝一切可能影响状态的外部活动。 美洲行虽好,但毕竟属于商业性质,无法计入全运会备战体系。
广州男篮方面也确认了这一消息。 球队管理层表示,理解并支持徐昕的选择。 毕竟全运会四年一次,对球员个人荣誉和地方体育政绩都至关重要。 而且,广州队内线储备相对充足,有李炎哲和焦泊乔分担压力,徐昕的缺席不会导致阵容崩盘。
但问题来了:用放弃国际交流来换取全运会备战,这笔账真的划算吗? 过去几年,中国男篮最大的问题就是“闭门造车”。 球员长期在国内联赛打转,对抗强度上不去,战术思维跟不上世界潮流。 像周琦、王哲林这些国字号中锋,每次打国际比赛都暴露出移动慢、协防差、罚球弱的毛病,根源就在于缺乏高强度对抗的常态化训练。
徐昕的技术短板同样明显。 挡拆顺下时机把握不准,低位脚步单一,防守端容易被小个子点名。 这些问题,光靠国内训练很难根治。 NBA球队的训练方法、康复体系、数据分析,都是目前CBA俱乐部难以复制的。 这次美洲行,广州队不仅能打比赛,还能全程参与对方的训练课,甚至有机会和NBA教练组交流。
有球迷算过一笔账:徐昕今年22岁,职业生涯至少还有12年。 全运会他最多还能参加两届,但国际交流的机会,错过一次可能就再没下一次。 2019年,八一队也曾受邀参加NBA季前赛,当时邹雨宸因伤缺席,后来他多次在采访中表示“那是职业生涯最大的遗憾之一”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杜锋的角色转换。 他现在不仅是广东队主帅,更是广东省篮球体系的“掌舵人”。 他的决策不再只考虑俱乐部利益,还要兼顾全省篮球的战略布局。 让徐昕回归全运会备战,表面上是为广东争金,实则也是在巩固自己在地方体育系统的话语权。
广州男篮的态度也耐人寻味。 他们没有强行留人,反而公开表示支持。 这背后或许有更高层面的协调。 毕竟广东篮球资源集中,宏远系在省内影响力巨大,广州队虽独立运营,但在球员交流、青训合作上仍需依赖省队支持。
徐昕本人的选择也值得深思。 他完全可以说“我想去学习”,争取两边兼顾。 但他选择了沉默接受。 是真心想为广东全运会拼一把? 还是迫于杜锋的权威不敢反抗? 又或者,他其实并不觉得NBA级别的对抗有多重要?
社交媒体上,关于这件事的争论已经分成两派。 一派认为,全运会是现实利益,必须优先保障。 四年一次,拿块金牌对球员待遇、退役安置都有直接影响。 另一派则坚持,球员的长期发展更重要。 中国篮球不能再靠“窝里横”过日子,必须有人走出去,哪怕只是短暂接触。
有意思的是,这次美洲行名单里,广州队带上了三位00后小将:李祥波、刘颜诚、郭昊文。 这三人名气不如徐昕,但教练组显然更愿意给他们机会。 尤其是郭昊文,曾在发展联盟打过短工,适应能力较强。 这次去美国,他大概率会成为重点培养对象。
而徐昕呢? 他现在每天在广东体育局训练中心,跟着U22队伍进行力量训练和战术演练。 一天三练,周末无休。 教练组给他制定了专项计划,重点提升体能和低位技术。 据说,杜锋每周都会亲自到场监督,点名要他加练罚球。
但问题没解决:全运会结束后呢? 2025年9月全运会开打,打完就进入CBA新赛季。
广东宏远又会不会收回? 他的NBA梦想,还能不能继续?
有人翻出他两年前的采访。 当时记者问他:“你觉得178炒股配资自己什么时候能打上NBA? ”徐昕笑着说:“先把CBA站稳,再说别的。
篮球圈有个说法:巨人难养。 历史上,太多身高超过2米20的球员因为伤病、技术、心理等问题早早陨落。 徐昕现在面临的选择,不只是去不去美国那么简单,而是他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球员——是安安稳稳拿块全运金牌的“省队功臣”,还是冒风险去闯一闯未知世界的“追梦人”?
他今年才22岁,理论上还有时间。 但篮球世界最残酷的地方在于,机会窗口期往往只有那么几年。 错过了,可能就永远错过了。
你觉得,徐昕这个决定,是对是错?
发布于:上海市泓阈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